网页浏览总次数

2013年5月3日星期五

社會分工


文章刊登於2013年5月3日《光華日報》的“大選直通車”

過了大半的競選期,選民除了從報章獲取新聞來源,剩餘的管道就是面子書或網絡媒體。不難發現,網民追捧和轉載分享的言論卻是以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為主。例如梁文道、蕭若元等人,而在大選之前,就有人讚揚演藝界人士站出來呼籲回家投票。 

筆者不反對公眾人物,利用其影響力去影響或喚醒身邊朋友的一些意識,因為當中具有拋磚引玉之用,但本篇文章希望帶出一點是,在人人各謀其職的分工社會中,各階層的選民都不應邊緣化自己,吹捧別人。 

社會分工是指人類從事各種勞動的社會劃分及其獨立化、專業化。它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,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。沒有社會分工,就沒有交換,市場經濟也就無從談起。社會分工的優勢就是讓擅長的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,使平均社會勞動時間大大縮短,生產效率顯著提高。 

因此,選民不應該將某些領域的人歸類為“媒體人”、“文化人”或“知識分子”等,因着他們的勇敢而擁有更高的道德點。 

不難發現,宗教分子站出來呼籲支持民聯、藝人拒絕國陣演出、甚至是聯署表態呼籲投票,而人民似乎理所當然地稱讚“這群人”,給他們一個贊! 

其實,你會唱歌,就歌手;你會算賬,是會計師;你會修理機器,就機器工程師,接下來根據個人能力,你是老師、程序員、漫畫家、藍領工人等。大家都是憑自己的能力,在社會謀生之餘,盡量貢獻社會。 

沒錯,職業有分高低。有人賺的錢較多,有人較少。但是職業是否有分神聖的不同?當軍人、警察或老師肯定比當小販的人,應得更多的尊重?但就此而已,社會分工。 

實際上,沒有一些人可以莫名其妙可以對這個社會保持“中立”,沒有人特別沉重,也不需要特別感恩那些人出來表態,要特別贊他們、感謝他們。 

筆者愚見,說白點,大家都呼吸同樣的氧气,不應該將特別職業的人出來表態,而特別需要社會的讚揚,因為就算國家有難,大家都無法免於危險。 

是否想過,那些沒有特別職業,卻每天和這個社會的暴力行為對抗的人,情何以堪?他們獲得併不輕鬆啊! 

没有评论: